9月16日到19日,国际学院为助力2025级新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清晰未来学业与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增强其专业认同感,组织了六次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活动,这为新生后续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位专业负责老师分别围绕本专业的基本概况、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业规划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全面介绍。他们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了专业特色与优势。各位负责人还详细讲解了ISEC课程学习方法和要求,鼓励新生在国际学院搭建的多学科交叉、多元文化融合的平台上,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锚定发展方向,笃思明辨,深化专业能力,构建创新思维,提升数字化生存能力,拓宽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

新闻学专业负责人张金凤老师鼓励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以好奇心为帆,以专业度为桨,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闻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负责人杨秀丹老师强调本专业不仅强调对信息系统的深度探索,也注重对管理智慧的塑造与培养。同学们要在学习中夯实根基,在比赛中激发潜能,在实践中磨炼真知,数字化时代的信管人要以数据为笔、以技术为墨,书写智能管理的新篇章。

金融学专业负责人刘洋老师希望同学们构建新时代金融人才“纵横相济”的能力框架:纵向应深耕金融核心理论与技能,横向须拓展科技、法律等交叉学科知识。立足中国金融实践,培育全球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各项赛事及企业实习,积极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全面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负责人张晓华老师对新生谆谆教诲,要把握好学院双语教学的特色和优势,在注重专业知识积累的同时,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外向型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陈昊老师期望新生在梦想起航的地方,学会热爱专业,拥抱时代,强化工程实践,以系统思维与创新能力面对技术挑战,成长为技术赋能、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王立玲老师精心安排“学长经验分享”环节,邀请就职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石家庄市供电公司的四位优秀学长结合自身经历传经送宝,引导新生明确专业发展理念,既要明白学好理论,是未来用技术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前提;更要多关注行业前沿,尽早参与实践项目,聚焦某一方向深耕细研,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对电气技术的需求结合起来,为社会发展贡献专业力量。
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活动是学院重视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学学业的关键举措,在师生交流中,广大新生不仅能够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对未来学业发展初步规划了方向。相信广大同学能够在未来做到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勤于学思践悟,甘于脚踏实地,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