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EN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学生工作

我院工作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思政精品建设项目

添加时间:2025-04-06 15:34:50   浏览次数: 次    打印   关闭窗口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名单,《在红旗下成长——构建新时代高校“滴灌·融通”思政教育工作新格局的实践与探索》工作案例成功入选“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国际学院建设“在红旗下成长”红色育人品牌,以“在红旗下成长、到世界上闪光、为现代化奋斗、在新时代建功”为愿景,依托星火燎原·国防教育辅导员工作室、心怀天下·全球视野教育辅导员工作室,集成“思政教育、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主题育人要素,将学校凝练的“滴灌”“融通”育人理念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课程思政:牢牢守住 “主阵地”

我院以课程思政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从三个维度持续发力,一是高度重视组织建设,依托“柴素芳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成立 “课程思政中心”,构建全员协同育人机制;二是深度挖掘项目建设,培育10个标杆建设点位,配套专项资源支持,形成"一点一特色"课程思政新格局;三是持续推进质量建设,构建"成长树・学子林"学情大数据系统,通过可视化数据反馈实现精准育人。


理论研学:紧紧抓住 “关键点”

我院聚焦三方面开展理论研学活动,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一是抓住关键环节:构建全链条党课培训体系,打造“预备党课—积极分子党课—发展对象党课”培养体系,形成层次分明的系列党课;二是抓住关键对象:强化青年骨干思想政治引领,以《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为核心,组织红色筑梦读书班;开展“青马工程·求实班”,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抓住关键节点:丰富党日活动增强党性修养,依托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党日活动。


校园文化:时时绽放 “青春梦”

我院从四方面协同发力,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一是红色文化铸魂。举办国防教育、劳动实践等红色文化活动103场,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厚植爱国情怀;二是传统文化润心。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与“五史”教育,开展写福字、冬至联谊等国际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互鉴;三是国际文化增智。举办10期“国际视野大讲堂”,邀请国内外专家分享前沿知识,激发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创新思维;四是科技文化强基。聚焦科创实践,组织竞赛沙龙等活动,科创竞赛奖项70余项,彰显科技文化育人实效。


社会实践:处处践行 “学子心”

我院以“在红旗下成长”为主题,连续五年开展红色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实施“百面红旗进百村”,走进全省百村宣讲“七一”讲话精神,记录脱贫攻坚历程;2022年组织“追寻总书记在河北足迹”活动,深入雄安、阜平等地探寻红色精神;2023年开展“我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赴沪杭苏体悟现代化成果;2024年围绕“新时代·新青年·新质生产力”走访78家企业;2025年以“我和身边的中国精神”为主题,开展学雷锋、航天精神宣讲,与承德日报共建“塞罕坝精神”国际传播基地。项目获评河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小分队,河北省高校党建二等奖2项,立项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党建课题2项。


劳动教育:人人争做 “实干家”

我院通过构建“劳动育人 + 红色传承”实践教育体系,推进“公益智慧心田”建设,打造三大特色实践平台:一是组建国际化红色传播团队,为学校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校史讲解;二是构建“红色公益 +”志愿活动体系;三是深化校社协同机制,通过立体化实践路径,实现红色文化认知、认同到践行的有效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是教育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举措。国际学院将以此次项目获批为契机,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和育人效能,不断推动学校思政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Copyright © 河北大学国际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七一东路2666号


  • 扫描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