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明确发展道路,进一步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国际学院特推出2025届就业先锋风采展示活动。通过分享优秀的就业先锋事例,鼓励同学们向榜样学习、汲取成功经验,为求职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个人信息:
马尧,男,河北大学国际学院202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现就职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回想起过去的一年,那段时光满是拼搏的印记 。从最初备考时的挑灯夜战,到面试前的反复演练,每一步都凝聚着我的心血与汗水。终于,在去年冬天,我满心欢喜地收到了国家电网的录用通知,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难以言喻的喜悦。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也曾陷入两难的抉择。那些日子里,“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这个问题始终在我脑海中盘旋,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不断权衡两者的利弊,与老师、家人和朋友深入交流,聆听他们的见解,也在内心反复叩问自己真正的需求和目标。最终,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了选择,踏上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如今回望这段充满挑战与抉择的旅程,心中感慨万千。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一份心仪的工作,更让我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实现了自我成长。在这,我想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同样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1.选择:在“读研”与“就业”间找到平衡点
大二的时候,考研深造的想法在我心里扎了根。当时的我笃定,更高的学历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金钥匙”,能够帮我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抢占先机。然而,时光流转,步入大三,随着对职场和自我认知的逐渐深入,我愈发清晰地意识到,学历不过是职业发展众多维度中的一个。个人能力的锤炼、职业规划的明晰以及所处行业的特性,这些因素在职业发展的天平上,与学历有着同等重要的分量。目光聚焦到国家电网的招聘要求上,作为一家极具影响力的央企,国家电网选拔人才有着自己的考量。它更为看重的是应聘者扎实的专业能力、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稳定性,并非将学历门槛设定为“唯硕士不可”。这一发现,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方向。与此同时,我深入剖析家庭状况和个人性格特点。我发现,相较于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一路钻研,自己更热衷于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实战经验。而国家电网所提供的稳定性以及明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与我的个人追求高度契合。经过深思熟虑,我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将所有精力集中投入到国家电网的备考当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放弃了学习,相反,我为自己树立了新的学习目标——“职业化学习”。根据国家电网笔试、面试的具体要求,制定了系统的学习计划,开启了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准备。
2.备考: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
迎战国家电网笔试,无疑是一场需要背水一战的较量,备考时,我全心投入,一心“死磕”八门高难度专业课。电路、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机学、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电气设备及主系统,每一门都是重中之重。为了顺利通关,我精心规划,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
在知识梳理上,我选择用思维导图进行全覆盖。每学完一章内容,我都会拿出A4纸,亲手绘制详细的知识框架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待错题,我严格执行“三刷法则”:第一遍记录错题,第二遍重做并标注错因,第三遍只刷高频错题。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也是我的一大“法宝”:吃饭时,我会打开手机APP刷题,见缝插针地巩固知识;排队等待时,便默默在心里默写公式;睡前,我会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回忆当天所学的知识点,加深印象。
备考的日子难免孤独,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孤独是成长的必修课。寻找学习伙伴可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但一定要明确界限,避免过度依赖,更不能让消极情绪相互影响。于是,我和同院一位同样备考国家电网的同学结成了“错题战友”。我们约法三章:一是只专注于错题交流,每天晚上互相分享当天遇到的难题、错题,并为对方耐心讲解,绝口不提“学不下去”“想放弃”这类负面情绪;二是保持适度的独立学习空间,平时各自在A1自习室的固定位置埋头苦学,避免因闲聊而分心;三是定期进行阶段性复盘,互相交流每一科目的学习心得,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确保备考方向的正确性。
3.面试:从“社恐”到自信的蜕变
国网招聘中,笔试成绩占比65%,面试成绩占比35% ,面试同样关键,不容小觑。我当时报了面试机构,首次模拟时,表现糟糕透顶,全程只说了三句话,还被队员打断两次,那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社恐”。不过,经过三天持续不断地重复练习,我慢慢找回了自信,再结合平日里知识的积累沉淀,我对自己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所以,我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注重日常积累。面试考题具有不确定性,大家不仅要掌握电力专业知识,还得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知识。面试时,要转变心态,把对手当成队友,面试不是辩论赛,不要一味反驳。做到认同对手观点、巧妙转化矛盾冲突、适时照顾同组弱者,努力让自己展现出 “leader”的特质,这样更易获得高分。
4.成长:在挑战中重新认识自己
这段经历带给我的远不止一份工作:回望A1教学楼那些独自鏖战的深夜,我忽然理解了《电力系统稳定性》里那句话:“系统震荡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调节的勇气。”备考国家电网的过程,与其说是和千万人竞争,不如说是与自己较劲。当你把“我要上岸”变成“我必须做到”时,那座看似高不可攀的山峰,终将成为你脚下的路。
最后我想说,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如今,我即将以“电网人”的身份开启新篇章,但也从未停止学习——工作中计划考取注册电气工程师,未来也可能攻读在职研究生。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人生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在充分认知自我与外界后,坚定地走好自己选的路。愿每一位正在奋斗的你,都能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找到那片星光。
欲知天地宽,且试脚下路。希望同学们能带着坚强和热情,不断地向更高的职业目标前进,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